挂锁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挂锁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上海司法改革大刀阔斧谁能进33的精英队伍

发布时间:2020-02-27 17:54:25 阅读: 来源:挂锁厂家

原标题:上海司法改革大刀阔斧,谁能进33%的精英队伍?

全国的法律界人士,最近两周都把目光聚焦在上海。7月中下旬,上海公布了最新一轮的司法改革试点简要方案,具体实施细则4家试点法院正在制订。

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季卫东称,本次司法改革方案的最大亮点在于法官、检察官的员额制将法官、检察官缩减至法院员工总数的33%,剩余52%的人将成为司法辅助人员,15%的人将成为行政管理人员。法院运行将以法官为中心、以审判为中心。

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,上海各级法院的法官数量目前大约占总人数的50%至60%,也就是说,至少将有17%的法官要从医生变为护士。

谁能进入33%的精英队伍?一名基层非试点法院的青年法官对记者表示了担心:他们这些在一线办案的青年法官,会因为行政级别不够,而被挡在精英队伍之外吗?这33%,会不会成为领导们的专属俱乐部?

谁能成为33%的精英,领导还是一线办案法官?

最为确凿的信息就是33%。根据上海司改方案的规划,这33%的精英法官,未来将成为法院的核心。他们对自己办理的绝大多数案件具有独立的审判权,审判一个案子,不再需要向庭长、院长请示并得到同意签字后再出裁决文书。同时,他们也将会对自己每一次审判负全责。

最令人关注的问题是谁能进入这33%的精英队伍?

上述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基层青年法官判断,不会是自己。尽管他已入职5年,且一直在一线办案,但职级不够,不可能让助理审判员成为法官中的医生吧?这位年轻人称,自己过去出门办案,虽然辛苦,一般会被老百姓尊称一声法官;未来一旦进入不了33%的行列,他担心自己只能是一名辅助医生看病的护士。

尽管并不认同进入33%即为精英的说法,但华东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游伟,还是要为青年法官进入33%吼一嗓子。这个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出身的教授,看过上海方案的详情,也对方案的制订过程略知一二,他尤其关注那33%的准入标准是什么。

游伟告诉记者,在法院系统中,有很多不办案的法官。这些人具有较高的行政级别,实际工作却可能在机关党委、办公室、工会、案管办、政治部等。他们因行政级别而自然而然拥有了法官职称,且职称不低:比如,行政副厅级可能是三级高级法官,行政正处级、副处级的资深工作人员则可能是四级高级法官;还有一些法院领导,从其他党政机构等地调来,而他们一进入法院,也将自然而然获得一个高级法官职称。

33%会不会优先从高级法官中选人?那些已经长期不办案甚至从没办过案的高级法官,要不要统统算在33%之内?游伟对此表示担忧。

游伟认为,如果让那些长期坐办公室的领导们进入那33%的精英,因其办案能力、时间和经历有限,这些人很可能一年只办五六起案件。而如今的一线审判员,少则一年办数十起案子,多则一年办几百起案子。如果挑不到合格的办案能手,将对33%的资源造成不当挤占乃至严重浪费。

曾在一所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庭工作、现为法学教授的王福华直言,如果法院让没有审判经验、却空有高级法官职称的人,通通进入到33%的精英法官队伍里,那(很多案子)就可能成了瞎判。

现状:办案多少和质量如何对法官职业晋升基本没影响

我国基层法院长期存在案多人少的情况,上海司改方案为何还要大幅度削减法官数量?

减到现有法官总数量而不是全体法院员工数量的33%,还差不多。游伟告诉记者,长期在一线实际办案的法官数量,其实并不多。

据他介绍,有的法官,因为办案优秀当了庭长、审判委员会委员甚至副院长、院长等,一经提拔后,就不办案了;有的法院领导,从其他机关调来,虽有高头衔,却不会办案;还有的行政人员,被提任上处长、工会主席等行政级别后,也会同步提升法官等级,但还是不会去一线办案。

上述情况造成了现今的尴尬局面很多年轻法官进入法院之后,一开始拼命办案,但最终目的却是有朝一日被提拔当上领导,可以不办案,甚至有机会管人、管案。

记者从不少青年法官口中了解到,办案不仅辛苦,还需要应付方方面面的关系,工作压力极大。但是,办案多少和质量如何,对于一名青年法官的职业晋升、薪资涨幅,基本没有太大的关系。而一个不低的行政级别,却能为青年人带来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法官职称。

根据我国《法官法》,法官这一专业技术职称被分为12个级,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首席大法官,二至十二级法官分别为大法官、高级法官和法官。其中大法官分为两级,高级法官分为四级,法官分为五级。

然而,影响法官薪酬高低的,却并非法官职称等级,而是行政级别。

王福华告诉记者,在中国,办案是件苦差事。如果把法官比喻成一个医生,那这个医生既要会做大型手术,还要干一些护士的活儿,又要充当麻醉师、手术缝合医师、配药师等。

他记得自己当年在法院工作时,一年平均要办300多个案子。除了庭审,还要负责调查、交换证据、找人谈话等一系列工作,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办案之外。干了3年,他转到了法院研究室工作。没多久,就辞职了,这不是我想象中应该有的法官生活。

你随便去问一个一线办案的正科级小法官,如果让他去机关党委甚至工会工作,但可以提个副处级,我想他一定会去。游伟认为,这种体制,遏制了一部分优秀青年办案法官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化发展。

既得利益者能否给自己削权,考验改革智慧

王福华的经历,代表了一部分从法院离职的青年法官的想法。而此次上海的精英化司改方案,让他们中的不少人嗅到了希望。

一片叫好声下,退休13年的老法官罗卫平,也接到了一些昔日同事打来的电话。年轻的审判长们向老师表达担忧那些在后勤部门、机关党委、办公室等部门长期工作的高级法官们能不能让贤?进入33%所谓精英法官队伍的,会不会还是那些既得利益者?

罗卫平对于上海率先进行司改举双手拥护,但对此方案的后续执行问题,他仍在观望。

如果谁进33%的问题处理不好,可能会导致一批优秀青年法官离职,这就要考验改革智慧了。他说。

而要解决上述担忧,司法系统的去行政化,也许是釜底抽薪之策。

过去在法院系统,脱离办案苦海、拿到行政领导级别稳赚不赔。新政出台后,或将有一部分人不得不面临做官,还是做法官二选一的抉择,但新政并未明确提及,是否允许双岗位同时并存。这令游伟感到司法系统的去行政化任重道远,也让一些公众浮想联翩。

让既得利益者自己给自己改革,确实挺难。游伟告诉记者,在这一革自己命的上海改革方案中,还有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缺失了。方案缺了一条无法定事由、未经法定程序,不得将法官、检察官调离审判、检察岗位。他认为,这是对法官的最根本职业保障之一,能保证法官、检察官在办案时不怕得罪人、只服从法律。

罗卫平坦承,对法官而言,自己所办的20个案子里,出现一个受到行政干预的案子,很多法官就会受不了。过去行政干预司法问题,令很多法官感到沮丧。他认为,方案出台后,这样的日子或将一去不复返。

假设一个案子,院领导或者上级来打招呼、批条子,你究竟该如何选择?游伟说,如果不把领导们调人的权力限制住,独立审判权就无从谈起,你判的领导不满意,或许就有可能被调到二线部门去,这怎么能保证法官坚持只服从法律呢?

但问题是,领导们都已经习惯过去的工作方法,他们能那么积极地给自己削权吗?

方案是出来了,但在操作上,难度不小。罗卫平认为,未来两三年内,同级行政机关可能还是会对法院办案有一定的制约,具体操作有一个过程,没那么简单,且看未来方案如何落实。

(来源:中国青年报)

顶楼防水补漏

博盛达装饰设计工程

个人二手装载机

广东球墨铸铁管